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

一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2019919)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一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召开的。过去的一年,冶金设备分会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在会长单位的带领下,在各位理事、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年来分会的主要工作。

一、一年来分会的主要工作

一年来,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效益持续得到改善。随着环保政策趋严,行业承受的环保压力也在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分会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始终围绕一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开展各项工作。

1.了解会员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分会为了解会员企业情况和诉求,采取电话、邮件、会议、调研等多种形式;了解会员企业在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对标挖潜、技术创新、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化、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先后对20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组织了部分会员企业赴德国参加全球冶金设备展并组织中方用户企业与外方供应商进行交流;向会员企业转发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会员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牵线搭桥。分会根据会员企业需求建立了设备微信群,方便上下游企业沟通交流。为帮助会员企业更好的了解行业信息、把握行业动态,编制《钢铁内参》每月按时发送到会员企业,目前累计已编制39期。

2.改进设备管理对标工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钢铁企业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对标平台自20168月份上线以来,为企业之间开展对标搭建了60项指标的交流平台。三年来,为了满足钢铁企业对标的需求,钢协组织马钢、中联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725日设备分会在成都市组织召开了钢铁企业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对标工作座谈会,来自宝武、鞍钢、太钢、河钢、首钢、沙钢、马钢、山钢等35家企业共计60多人参加了会议。总结了当前报表填报工作,交流了数据填报的经验与遇到的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各企业可以看到各自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差距与不足,对今后提升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从统计结果来看,37家钢铁企业2018年平均吨钢修理费112.67元,比201734家钢铁企业平均吨钢修理费降低了4.83元。

3.继续发展新会员,不断扩大分会影响。分会在发展新会员中始终坚持吸收冶金设备行业或专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入会,不在于企业规模大小,只要是专业领域的优秀企业,都欢迎入会。今年,分会又吸收了2家新会员企业。截至目前,分会共有会员企业287家,其中钢铁企业225家,设备制造商62家。

4.各专业组工作有序开展。

液压润滑专业组4月份在迁安召开了2019年液压润滑专业年会,来自宝钢、鞍钢、首钢、河钢、中石化、中石油、壳牌等45家钢铁企业及油品生产研发单位的10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参加了会议。专业组通报了2018年度国内38家主要钢铁企业油品消耗统计结果,平均吨钢润滑油消耗0.3266公斤,与上年度总体持平,但在油品清洁度管控、智能润滑、油脂应用科学性以及油品国产化等方面有了比较大的优化和改进。

冶金动力专业组2019年组织召开三个专业年会,即电气设备安全与云技术应用研讨暨2018-2019年度全国冶金供用电专业年会、煤气作业安全生产研讨暨2018-2019年度全国冶金燃气专业年会、2019年度全国冶金热电专业年会。《冶金动力》按计划完成年度出版任务,期刊12期,专业会议论文集3本。

冶金设备诊断专业组8月份在上海组织召开了2019年冶金设备诊断年会,来自全国30家钢铁企业及供应商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围绕着智能运维、智慧共享,重点探讨了智慧制造环境下,工业领域设备智能运维的发展与应用,探讨冶金设备智能运维的工作思路。

节能环保专业组去年10月份在杭州市召开了年会,来自全国47家钢铁企业及供应商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在新的环境排放要求下,钢铁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所面临的对废水和固废管理、在线监测运维,以及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的新需求、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了研讨。

冶金自动化专业组在一届五次理事会期间召开了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专题会,与会代表160多人。会议围绕践行工业互联网赋能冶金智慧制造、宝钢智慧制造大数据应用以及宝信大数据解决方案、产销一体化系统平台建设及实施效果、工业机器人在钢铁恶劣环境下的应用、钢铁智慧物流技术智慧料场、无人化行车、无人驾驶框架车、立体库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冶金修建专业组拟定于10月份召开2019年冶金制造检修年会。研讨如何发展修复及再制造能力,降低检修费用;研讨如何开拓外部修建及再制造市场,做大做强非钢产业;探讨冶金制造检修工作思路。

冶金电修专业组拟定于11月份召开2019年冶金电修年会,发布冶金电气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结果,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研讨冶金电修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模式。

冶金检修预算定额站经过对冶金检修工程造价对标分析,对《钢铁企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2013年版进行了全面修订。自201911日起实施,2018年新版定额更加贴近冶金设备检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满足了钢铁企业设备检修工程造价的需要。

5.各企业一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一年来,各企业在冶金装备技术升级、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对标挖潜以及节能环保、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备件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

(1)宝钢聚焦制约产线产能发挥、产品质量提升的46项重点难点设备问题,以项目化方式进行攻关。上半年主要和重要作业线月均故障时间同口径较去年下降了18.69%。大力推进在线监测诊断系统建设,推进存量、在建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纳入平台统一管控,2019年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覆盖率达到15%;推进智能设备管理及诊断模型的开发,组织开展首届工业机器人应用维护技能大赛。强化资源共享,扩大四大基地备件共享范围,建立跨基地移拨领用流程,梳理大额共享件174项;推进基地间检修资源的平衡及互动支撑,将检修人才和工装共享库移植到各基地。

(2)鞍钢组织开发了“ERP机旁备件管理系统,实现全公司机旁备件资源共享以及相关信息的可追溯查询。开展备件以旧换新管理,跟踪使用寿命周期。设立公司设备状态监测组对关键设备实施公司级精密点检。

(3)太钢重点推进设备功能精度管理,股份公司14个单位按月推进设备功能精度项目一月一题一改善,炼钢二厂连铸机水嘴畅通率、硅钢厂板型仪自动控制等一批影响产品质量的项目快速改善。持续推进TPM管理体系,完善500余项自主维修分工协议再梳理、再确认,操作点检有效化显著提升。

(4)河钢唐钢深入开展液压润滑标准化工作,已完成公司22个液压润滑标杆产线及站室标准化建设工作。2019年上半年,液压润滑油品费用比2018年同期降低11.27%,节省油品费用301.6万元。强化产线功能精度管理,设备、生产紧密结合,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因素,确定功能精度项目,优化检测标准、周期及维修方案。20191-8月份,设备功能、精度(A类)投入/达标率为100%,无设备功能不投入、精度超标现象发生。以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自动化系统开发,为公司产线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支撑。

(5)河钢邯钢完成400m2烧结机FOSS脱硝、烧结机CSCR脱硫脱硝一拖二技术攻关、发电机组烟气脱硫、烧结烟气循环和球团脱硝等超低排放环保深度治理项目。实施15CCPP发电汽机冷端改造、实施高炉TRT静叶双伺服控制改造提高发电效率。液压油实现全部国产化替代;与中石油联合建设完成了油品实验室项目。

(6)沙钢动力总厂建立管控中心,实现动力能源的集中控制和远程操作,实现高危岗位无人值守,设备消缺得到了有效推进,由2013年的跳闸事故16次降低到2018年的3次。管控中心加强了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管理工作,落实专人抓好SVC等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管理,确保网供电炉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达标,为此每年可获得供电公司1500多万元的奖励。

(7)柳钢装备持续升级,2019年柳钢投资4500万元对棒线型材厂三、四棒实施控轧控冷技术开发,设备对标挖潜工作取得成效,2018年柳钢吨钢维修费为57.88/吨钢(不含工艺备件费),设备利用率为89.9%,设备故障停机率为3.74‰,钢产量突破1300万吨。吨钢油品消耗为0.252Kg/t,油耗逐年下降。

(8)山钢莱钢建立精益TnPM三闭环维保体系,强化设备自主维护,深化点检定修管理,建立设备管理内部评审机制,培养内部设备管理评价师,打造冶金行业设备管理精益化标杆示范企业,并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为智能工厂保驾护航。

(9)昆钢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备件共享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并开发了供应商评价体系和备件质量验收(评价)体系。

(10)湖北新冶钢建立了中棒厂设备智能管理体系,在提升产能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时间,整体设备效率OEE得到显著提升。

(11)中陆能环推出了第三代临界微脉冲除尘电源系统,在马钢等烧结及球团的电除尘提效改造工程实施了在线更换电源关键技术,设备颗粒物排放浓度降低达70%以上,为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12)秦冶重工坚持走民族工业发展、扎根钢铁行业、自主研发钢铁领域设备之路,2018年与宝钢、中冶赛迪研制《特大型高炉无料钟炉顶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荣获2018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3)太原重工产品涵盖轧钢设备、锻压设备、挖掘设备、起重设备、焦炉设备、煤化工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及铁路轮轴、齿轮传动、海洋装备、港口机械等产品及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

(14)研发的世界最大型200万吨矿渣立磨在唐山成功应用,总承包的越南和发1000t/d回转窑工程顺利点火。

(15)江海环保不断为钢铁企业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通过管道煤气缓蚀剂,解决高炉煤气管道腐蚀的冶金行业难题,使碳钢管道缓蚀率提高70%以上,管道使用寿命延长3-4倍。

二、2019-202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2020年,冶金设备分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牢记设备分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反映会员的诉求、代表会员的利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新常态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冶金设备管理新机制,推进钢铁行业冶金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为实现会员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促进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的初心,继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继续务实做好会员企业服务工作。发挥好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会员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保持秘书处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发展新会员,扩大分会影响力。采取各种形式加大调研力度,了解企业需求,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结合行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开展专业研讨活动,做好分会网站的维护工作,加强信息发布,及时更新分会最新动态及行业信息。做好《钢铁内参》的编制,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会员企业。

2.做好设备运行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对标工作。按照企业要求进一步完善对标管理平台建设,做好季度、年度指标统计及分析研究工作,为企业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提供支撑。

3.推动行业智能制造项目发展。目前,钢铁行业已有7家企业、9个智能制造项目被工信部列为示范,下一步分会将依托下设冶金自动化专业组,积极开展工作,关注市场和行业新技术的走向,搭建相关的交流或供需对接平台,用新发展理念推动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变。

4.开展好各专业组交流活动。继续联合有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各专业组的技术交流活动,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成效。节能环保专业组将积极宣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冶金设备检修工程预算定额站将加大《钢铁企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宣贯力度,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冶金电修专业组将继续开展技术与经验交流活动,探讨行业发展新思路、探求新方法。冶金动力专业组、冶金自动化专业组、冶金液压润滑专业组等也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

5.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工作。适应协会改革的新形势,将在钢协的领导下,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紧紧围绕冶金设备行业的发展方向,借助有关力量,积极开展冶金行业装备技术领域政策研究,参与相关课题项目研究制定等,及时反映行业、企业诉求,为政府提供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6.按照钢协关于分支机构职能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冶金设备分会的换届筹备工作。包括修订设备分会工作条例;通知全部理事单位,更新理事人选;调整副会长、秘书长等分会领导;调整部分专业组等。

最后,感谢会员企业对分会工作的理解、帮助和支持,真诚欢迎大家对分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促进新时代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良业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