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市公司视点

 

河钢股份优化“两个结构”

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河钢股份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备,具备年产3000万吨的精品钢材生产能力,在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中规模仅次于宝钢股份。2018年,河钢股份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机遇,优化“两个结构”(用户结构和品种结构),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内部管控,深化内部改革,实现了产量略降、效益大增。全年产铁2657万吨、钢2680万吨、钢材2578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67%0.45%2.27%。实现营业收入120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9%;利润总额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86.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6.26亿元,比上年增长99.57%

1.优化用户结构,高端客户集群持续壮大

2018年,河钢股份新开发高端客户401家,重点培育战略客户100家,战略客户中品种钢、高端产品销售占比分别达到81.3%71.6%。一对一直供比例达到59.3%。实施大客户提档升级计划,向大客户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占比35%以上。全方位对接终端市场,汽车用钢直供中国汽车30强,家电板实现知名客户全覆盖,重点产品进入多家大型企业采购平台,直供重点工程的“河钢模式”持续推广。成立北京、西南区域合作中心,加快加工配送中心建设,打通与客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组建8EVI服务团队,以全程参与国能汽车研发为代表,加速由“钢铁制造商”向“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

2.优化产品结构,高端产品比例显著提升

2018年,河钢股份生产品种钢2050万吨,占比79%,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核电用钢、高层建筑桥梁用钢等保持国内领先优势。成功开发2000兆帕级热冲压成型汽车钢,汽车用钢市场不断扩张,实现多家车企多款车型“整车造”。产品直供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3.推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河钢股份推进全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依托河钢集团的合作创新平台,与西门子、浦项建立对接机制,强化自主创新与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多项产线关键技术攻关,近20项创新和前沿技术落地实施,承担的15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顺利推进。新材料研发取得新突破,多项高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航空级片剂钒成功交付国际高端客户;拓宽军品研发参与渠道,多个产品服务国防建设。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全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申请专利888项,其中发明专利400项,获得专利授权451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4.73%25%38.34%;《大型钢铁企业以高端化为目标的产品优化管理》等9项成果获得第二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和第十八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邯郸分公司入选2018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4.推进企业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河钢股份深化生产组织体系变革,以事业部为载体的独立市场单元已经形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全面建立,实现了核心资源、优厚待遇向产线和技术、营销一线聚集。试点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逐步建立了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干部选用新机制。

5.强化资金管控,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河钢股份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原则,实行资金收付流量管控。组建票据中心,进一步强化资金管控。开拓保险融资渠道,提高长期融资占比。发行绿色债券、可续期公司债87亿元,融资成本不断降低,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率由74.94%下降到71.76%,但仍面临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加强全过程运营管控,推进采购端结构优化,提高战略资源占比,国内原料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加强专业公司创效考核,整合物流体系,吨钢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螺纹钢负差率稳定在4%以上,剪切加工线利用率提高至70%

6.推进责任落实,安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河钢股份落实安全责任,加快推进以“双控”机制建设、能源隔离与机械防护、相关方管理和有限空间作业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示范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整体呈现平稳向好态势。针对环境保护风险高的问题,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均较上年下降,主要能源环保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公司核心生产厂唐山分公司、邯郸分公司均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绿色制造企业”名单。

7.发挥区位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河钢股份地处华北地区,环京津、临渤海,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公司把握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区域市场,产品应用于雄安市民行政中心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管廊二期、新机场地下管廊、国家速滑馆、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京张高铁等重点项目。河钢股份高度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进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8.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近年来,河钢通过控股瑞士德高,收购南非矿业公司,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等重大举措,加快推进钢铁产业链全球化布局,产生了积极影响。河钢塞钢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及“中国-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的样板工程,河钢塞钢9人管理团队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河钢现已控股及参股境外公司70余家,控制运营海外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商业网络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和“‘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钢铁企业。河钢品牌形象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大幅提升,将为河钢股份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提高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部产业经济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程筱明

                     201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