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填写说明
(2017年2月)
《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是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的基本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纸制《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书》按模板生成的规定格式word文件编辑后打印。文件应选择显示标记的最终状态,不要显示批注信息。
纸制申报书大小为大十六开本(A4,高
一、成果基本情况(封面)
《成果名称》要准确、简明、具体,并能反映出成果所属的领域和特征,避免涵盖过大,字数(含符号)不得超过30个汉字。成果名称中不要有单位名称。
《创造单位》是指在创造成果中作出贡献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应填写单位的正式名称,要求完整、准确,与企业公章一致,不能用简称。部门、分公司原则上不是独立法人单位,不能做为成果创造单位。创造单位原则上只有1个,如有多个应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如成果创造单位与申报单位不一致,应在申报书封面创造单位栏加盖公章。
《成果创造人》是指在创造成果中作出贡献的个人,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排列,顺序与后面《成果创造人情况表》相同。
《申报单位》是指创造单位或其上属单位,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原则上是“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单位;应填写单位的正式名称,要求完整、准确,要与企业公章一致,不能用简称。
《联系部门》、《联系人》指申报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对口联系和归口管理部门及具体负责人。该部门及联系人应清楚申报事宜,了解成果概况并能做出相关解释和说明。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指联系人的各种具体联系方式,要求完整、准确,电话应写明区号,地址应有具体街道、门牌号等。
《立项时间》、《完成时间》、《在申报单位开始推广应用时间》指成果创造开始、完成及在申报单位应用的时间,应按照模板显示分别填入完整年份、完整月份、完整日期,例如:“2008”年“09”月“09”日。
《在其他企业推广》指成果是否已在申报单位以外企业推广应用。已应用的选择“是”,并在附件中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拟申报专业组》指申报成果拟进入审定的专业组。不同专业组的审定范围、审定专家组成和重点评价内容各有不同,成果表达应有所侧重。目前分为5个专业组(生产管理组因涵盖范围大分为两类):经营组;生产管理组(生产过程管理),生产管理组(项目研发管理);财务管理组;人力资源管理组;营销管理组。
《声明》,由申报单位加盖公章,对申报成果内容、成果创造单位、创造人及排序的真实性等做出承诺。
二、效益情况表
成果实施后的直接经济效益额和可计算的间接经济效益额,及近三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情况。只填写数字,单位为万元。此表数据应与后面“成果实施效果”栏中的内容相呼应。
三、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要求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主要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内的简明介绍。
要求按栏目内的提要简单、扼要地介绍,以文字叙述为主,尽量不要有图表。
四、成果内容
本部分各栏目填写有以下几点提示:
(1)应按申报书所列各栏目要点详细说明。
(2)成果解决问题的总体技术构思或创新性措施,应符合本企业实际和国内外学科的发展方向。注意成果在理论上的提炼和归纳,开拓成果的适用范围,提高可推广性。
(3)成果应以主要篇幅详细叙述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性内容。在理论方面的创新,应重点阐述对哪些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再认识或拓展应用,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指导原则、目标方案。在实践方面的创新,应重点阐述针对何种实际情况、实施了哪些不同以往的具体措施或方案,从而达到了管理目标。创新性内容的叙述应注重提炼和归纳,阐明适用范围和可推广性,辅以同类管理方式的对比。
(4)成果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创新应详细阐述具体措施或方案,注意与创新点相对应,包括应用了哪些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产业化及开拓市场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果。
(5)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应注重以数字说明问题。管理效益的体现可以是成果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决策科学化、技术服务及科学管理水平;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如可能尽量体现在数据上,可以做扼要说明或给出估算金额及计算方法。
1、成果提出的背景
着重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创新,成果提出的必要性、成果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分析原有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限10000汉字。
2、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目标方案
着重说明成果在哪些方面“创”了什么“新”,整个成果或各个创新点的理论依据(概述其基本要点)、指导原则和预设目标方案,限10000字。此部分应分点列出成果的主要创新内容,并详述理论方面的创新。
3、创新成果的实施
着重说明要这项“新”是怎么“创”出来的,说明新旧管理方式交替的实施过程、步骤,采取的方法、手段,限10000字。此部分应详述实践方面的创新,其内容归纳出的创新点应在第2部分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中列出。
4、成果的实施效果
说明创新课题经过一年以上应用,取得的实际效果和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社会效益及效益金额的计算方法,限10000字。管理成果的效益多体现在社会效益上,但应尽量以数字、对比表格说明问题,可扼要说明效益金额的计算方法。
五、成果创造人
《成果创造人情况表》填写在成果完成中做出主要创新性贡献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创造人按对成果的贡献大小排序,每人一表,并签字。创新成果等级对创造人数有限制,成果表彰人员将按规定人数顺序截取,最多不超过15人。
《姓名》注意名字中间不要加空格。
《身份证号》要求按国家标准的18位格式填写,如: 123456194910010011。
《工作单位》、《部门》、《职务》、《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在本成果中的创造性贡献》按相关要求填写。
《职称》、《文化程度》要从批注提供的备选项中选择填写。
《熟悉专业》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选择和填写,最多可以填写3个(用半角逗号“,”分开),包括技术专业和管理专业,请尽量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填写,钢铁行业常用国家分类代码见附件。
《参加本成果开始时间》、《参加本成果结束时间》应按照模板显示分别填入完整年份、完整月份、完整日期,例如:“2008”年“09”月“09”日。这个时间不能在成果起止时间的范围以外。
六、《附件目录》
成果所附文件目录,应包括:
附件1指定为成果报告,要求word格式文件,如认为申报书已阐述清楚可不附;
其他附件要求是保留签字、盖章的PDF或JPG格式证明文件,建议单页文件采用JPG格式,多页文件采用PDF格式,包括成果立项证明,成果评价证明,成果在本单位使用的效益、效果证明,成果在其他单位使用的效益、效果证明,发表论文及被引用情况证明,成果获得奖励、表彰的证明等。
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专业分组设定原则
目前初步设定专业组为五个,各组审定专业内容等情况见下表:
组别 |
|||||
与原领域划分的对应关系 |
现代化产权制度,企业全面制度建设,企业运行,企业文化,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等 |
生产运行、安全环保、信息化,生产流程再造,质量控制,技术研发 |
投资融资管理,财务、税收、成本管理,审计,采购 |
人力资源管理 |
营销、客户服务、诚信服务 |
涉及学科(按国家学科分类代码标准) |
630.4015经营管理 630.5030战略管理 630.5035决策分析 630.5040决策支持系统 630.5045管理信息系统 |
630.4010生产管理 630.4035技术管理 630.4050设备管理 630.4055质量管理 630.5010生产系统管理 630.5015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5020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 630.5025物流系统管理 |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4045 物资管理 |
630.4030劳动人事管理 630.5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0.5055工效学 |
630.4040营销管理 |
审定专家组成 |
企管专家为主 |
生产、技术专家为主 |
专业专家为主 |
专业专家为主 |
专业专家为主 |
冶金常用学科代码
170 |
地球科学 |
410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430 |
材料科学 |
430.40 |
金属材料 |
430.4010 |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
430.4020 |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430.4030 |
非晶、微晶金属材料(包括准晶和纳米晶材料等) |
430.4040 |
低维金属材料(包括薄膜、纤维和零维金属材料等) |
430.4050 |
特种功能金属材料 |
430.45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430.55 |
复合材料 |
440 |
矿山工程技术 |
440.25 |
矿山地面工程 |
440.35 |
采矿工程 |
440.40 |
选矿工程 |
440.60 |
矿山机械工程 |
440.65 |
矿山电气工程 |
440.70 |
采矿环境工程 |
440.75 |
矿山安全 |
440.80 |
矿山综合利用工程 |
440.99 |
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
450 |
冶金工程技术 |
450.20 |
冶金原料与预处理 |
450.25 |
冶金热能工程 |
450.2540 |
冶金分析 |
450.30 |
冶金技术 |
450.35 |
钢铁冶金 |
450.3510 |
炼铁 |
450.3520 |
炼钢 |
450.3530 |
铁合金冶炼 |
450.3599 |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 |
450.40 |
有色金属冶金 |
450.45 |
轧制 |
450.50 |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
460 |
机械工程 |
470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480 |
能源科学技术 |
510 |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
510.80 |
自动控制技术 |
530 |
化学工程 |
560 |
土木建筑工程 |
560.25 |
建筑材料 |
560.30 |
工程结构 |
560.35 |
土木建筑结构 |
560.40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
560.45 |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
560.50 |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 |
560.55 |
市政工程 |
570.50 |
海洋工程 |
570.55 |
环境水利 |
580 |
交通运输工程 |
610 |
环境科学技术 |
620 |
安全科学技术 |
620.10 |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620.1010 |
灾害物理学 |
620.1020 |
灾害化学 |
620.1030 |
灾害学 |
620.1040 |
灾害毒理学 |
620.1099 |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
620.20 |
安全学 |
630 |
管理学 |
630.15 |
管理理论 |
630.20 |
管理心理学 |
630.25 |
管理计量学 |
630.30 |
部门经济管理 |
630.35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
630.40 |
企业管理 |
630.4010 |
生产管理 |
630.4015 |
经营管理 |
630.4020 |
财务管理 |
630.4025 |
成本管理 |
630.4030 |
劳动人事管理 |
630.4035 |
技术管理 |
630.4040 |
营销管理 |
630.4045 |
物资管理 |
630.4050 |
设备管理 |
630.4055 |
质量管理 |
630.4099 |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
630.45 |
行政管理 |
630.50 |
管理工程 |
630.5010 |
生产系统管理 |
630.5015 |
研究与开发管理 |
630.5020 |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 |
630.5025 |
物流系统管理 |
630.5030 |
战略管理 |
630.5035 |
决策分析 |
630.5040 |
决策支持系统 |
630.5045 |
管理信息系统 |
630.5050 |
管理系统仿真 |
630.5055 |
工效学 |
630.55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630.60 |
未来学 |
790 |
经济学 |
790.37 |
会计学 |
790.39 |
审计学 |
|
|
820 |
法学 |
社会学 |
|
860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870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880 |
教育学 |
910 |
统计学 |
其他上述未列入的,参见国家学科分类代码国家标准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