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钒产业的新局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建常在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

2012年理事扩大会议暨钒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的报告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承德与大家一起参加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

2012年理事扩大会议暨钒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首先我向钒业分会成立一周年表示祝贺!

我国是钒资源和钒生产大国,共有18个省和自治区有钒矿资源,钒资源主要以钒钛磁铁矿和含钒石煤形式存在,资源储量约3600万吨,占全球钒储量的35%,居全球第一位。几十年来,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科研技术为支撑,我国已形成了自己的钒产业体系。至2011年,钒制品的年产量已达到6.5万吨,约占全球年总产量的48%

但是,作为一个钒资源和钒制品的大国,无论是产品的生产水平、品质还是应用技术,我们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因为到目前,我们生产的钒产品还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的也是大量的原料性产品,而发达国家已经把钒资源作为战略物资保护起来,从发展中国家购进钒产品,或者从二次资源中回收钒,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

除了众所周知的钢铁工业中的应用,钒还是航天航空工业中钛合金的重要添加元素,而且被认为是未来核反应堆的替代材料,其所用的高级AL-V合金品种需求迫切,也是前景良好的高新产品。我们现在还只能小规模的生产出来初级的AL-V合金产品。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级AL-V合金是提高行业水平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生产力!

其他钒产品如钒电池,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优秀绿色环保蓄电池之一(它的制造、使用及废弃过程均不产生有害物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如可作为大厦、机场、程控交换站备用电源;可作为太阳能等清洁发电系统的配套储能装置;为潜艇、远洋轮船提供电力以及用于电网调峰等。日本已经自主研发出大型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我国在大连、承德等地也建立了钒电池的基地,全部投产后,有望形成数百亿元的产业规模。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钒产业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

1)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超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已转入下行通道,我国GDP增速和社会钢材消费强度将下降;全行业面临通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11年欧美的债务危机,有可能再次引发经济危机。

2)钒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尤其中国的产能过剩更加突出。

如何科学均衡的发展钒产业,是我们每个行业人员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此,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钒的综合资源利用率

一定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上,要由消化引进技术创新向更多的原始创新转变,企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流技术和产品,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我国钒产业的主要资源是钒钛磁铁矿,现有的工艺条件下钒的总回收率只有40%左右。要组织相关单位合作,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将回收率提高。

(2) 大力推广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含钒钢

钒目前主要应用在钢铁行业,在我国,钒在钢铁中的应用比例达到钒制品总量的90%以上。钒在钢中能显著提高并改善钢的性能,而钒微合金化依靠微合金化元素的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作用,在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显著改善钢的韧塑性、焊接性,合理有效的应用将会对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我很高兴的看到这些年来V-N微合金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的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

1)促进了建筑用钢的结构调整,节约了钢材的用量,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碳排放量。以钢筋为例,采用HRB400钢筋替代HRB335钢筋,可节省钢材约14%。按已经生产应用的2.5亿吨HRB400以上钢筋计算,节省的钢材消耗达到3500万吨。钢材用量的节省同时也减少了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了CO2的排放。按照目前吨钢CO2的排放量为2.2吨来计算,3500万吨的钢材节省可减少CO2排放量7700万吨。

2)节约了合金资源。与V微合金化相比,V-N微合金化钢筋中钒的加入量节约50%。我国生产的钒氮微合金化钢筋累积约1亿吨,仅节约的钒资源达到30000吨金属钒,折合人民币60亿元。

3)提高了建筑结构安全性。钒氮微合金化钢筋性能优良,满足一级抗震钢筋的性能要求,钒氮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筋推广应用,对提高了我国建筑物抗震安全性能有重大意义。铁塔角钢的升级换代,提高了抵抗雪灾冰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了供电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应用钒微合金化技术生产的很多钢种都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应用。而我国,虽然是钒大国,近年来钢铁产能的增长也带动了钒的使用量,但钒在我国钢铁中的消耗水平仍然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这说明我国钢材品种的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加强钒微合金化技术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钢铁品种的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行业门槛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都面临着更加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国家的法律法规将更加严格,全行业的环保成本将进一步上升。企业能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各项指标要求,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的钒企业有数百家,大小规模各异,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存在严重的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现象。这既影响我国钒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到国家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应该呼吁并推动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提高钒企业的准入门槛。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冶金行业提出的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的要求,钒行业也要进行结构调整,积极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注意不要再盲目投资扩大产能,要把投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到品种开发、质量和效益提升、配套及服务增值上来。 

(4) 组织开展科研工作,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我国的钒产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在技术,产品,应用等领域都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机遇。我希望各会员单位,像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等这些一直在行业中起带头作用的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争取到国家的项目支持,进行科研创新,为我国的钒产业贡献力量。分会也要做好协调工作,推动企业与国家相关单位取得联系。

同时,也希望各企业、各单位给予大力支持。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钒产业一定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最后,我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