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调新动向:货币“维稳”,财政“搞活”

近两个月来,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很大,货币政策会不会由稳健转向宽松,财政政策会否由名义的积极走向真积极?令人关注。

据有关媒体引述自国内智囊机构透露的信息,决策层认定此时此刻货币政策要维持稳健,不会全面转向宽松;而财政政策要表现更加积极,以之搞活经济。货币政策必须维稳的主要考虑,一是决策层预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将逐季反弹,不需要过度的调整;二是一旦政策调过了头,货币超发,将推高资产泡沫,积累更大的风险;三是金融体制和民间借贷有制度缺陷,货币放松后,资金又流向民间借贷,这样的风险让金融监管层和高层决策者极度担心。因此,在货币维稳的基调下,货币政策将加强预调微调,增强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合理增加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继续稳步调整。而财政政策搞活,是要更加注重民生领域、薄弱环节。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起来稳增长,也就是财政政策的活,来带出经济的活。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财政政策主要是向扩张财政投资和减税减费两方面努力。作为一个观察窗,本月下旬将召开全国物流工作会议,按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将对物流业减少税费。如果此事兑现,将成为国内财政搞活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