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铁路、电信、能源等行业陆续公布鼓励民资发展的“新36条”实施细则后,16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旅游局同时推出了鼓励民资进入的意见措施。至此,出台细则向民间资本打开大门的行业,已经增加到了22个。
这无疑是一大利好:处于经济下行压力中的中国,迫切需要来自民间资本的增长动力。在连续6个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后,衡量经济发展的GDP增幅近4年来首次跌破8%。当外部市场的需求不再稳定和旺盛,国内市场又面临着压力,寻找下一个实现经济V型反转的引擎,成为中国眼下最为重要的问题。
随着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例上升到62.1%,民间资本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在能源、交通、金融和医疗等重要领域中,民资始终无法跨越体制与利益的“玻璃门”。
温家宝总理近日表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实,尤其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调结构、抓改革的动力,而民间资本正是动力的源头之一。
寄望民间资本接力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需要新一轮更为深入的制度改革,只有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规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中国经济才有可能迎来更高层面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