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形势和研究十二五钢铁行业

发展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三届八次常务理事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吴溪淳

2010730

去年末和今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总概括是,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将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必须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政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今年628日和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召开了经济形势座谈会,温总理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他强调,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宏观调控既有利于克服短期困难,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又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缓解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当前形势时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处在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都很突出。

以上我引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近期对形势的判断,目的是以此为基点分析研究钢铁行业形势。

现在2010年上半年已过,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去年末和今年初对2010年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基于这个判断,我们就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出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既着眼当前,更要谋划长远,在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争取主动。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在走向复苏,但进程趋缓,复苏不均衡,美国和欧洲复苏基础依然脆弱,而且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涨势趋缓,全球通胀压力减轻。

美国商务部对一季度美国GDP增长速度最初估计为增长3.2%5月份下调为3.0%625日宣布评估值又下调为2.7%。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今年5月份美国建筑业开支比4月份下降0.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与美国政府购房优惠政策今年430日到期有关,美国新房销售量5月比4月大降33%。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公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汽车销量同比上升,但与5月份相比下降明显。美国建筑业不景气,汽车业产销恢复性回升势头趋缓,导致美国钢材市场价格在今年以来连续5个月上升之后,6月份开始回落,比5月份降4.5%7月继续下降。

欧元区GDP增速一季度修正后的季度环比仅增长0.2%,年度同比增长0.6%,仅德国实现了1.7%的同比增长,许多数据说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使经济增长放缓。欧盟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欧元区16国当年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公共债务分别达到其GDP6.3%77.8%,大大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60%的上限,欧元区国家不得不走上财政紧缩之路,对经济复苏的影响不可忽视。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出口总额的20%,对我国出口不可能没有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0年日本GDP增长1.9%,但消费物价指数预测为-1.4%,通货紧缩对日本经济复苏的威胁很大,同时日本财政赤字巨大,预计2010年约占GDP8.3%2009年底,日本政府的累积债务总额占GDP高达218.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0年这一比重将继续上升到229%。日本政府靠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路也很难再走下去。日本钢铁工业恢复生产主要靠扩大出口,今年前5个月日本向我出口钢材同比增长65.3%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全球经济恢复到2007年前的较快增长态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和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都不能不考虑这个国际大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

二、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继续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再现,经济增长的动力出现积极的变化,增长的稳定性增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3%,低于一季度11.9%的增长率属于正常,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点,预示经济增长率出现平稳回调,这对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有利。

对钢铁行业而言,我们更关心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特别是汽车产销)和外贸出品中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8047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同期的增长33.6%,回落了8.1个百分点,投资完成?绝对值增加1.994万亿元,而去年同期完成额绝对值较上年同期增加1.966万亿元。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上半年达45.5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38.35亿平方米增加7.15亿平方米,增长18.64%,同比增速加快14.8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 ,说明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很强劲的。主要变化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60.8个百分点,由上年同期的增长87.3%,回落到仅增长26.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绝对值去年上半年同比增加3.44万亿元,今年同比只增加1.95万亿元,今后几个月这一增幅还将回落。这是影响建筑用钢材消费增长势头减弱的主要原因。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6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9.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4%,汽车生产908万辆,增长46.6%,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等产量增长都在30%左右,说明我国工业生产已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到平稳较快的增长水平。

外贸进出口总值6月份突破了20087月份的历史最高纪录,上半年达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比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3.3亿美元增长5.8%,说明我国出口总体上看,也恢复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去年在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的增长幅度,去年下半年除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外,均呈逐月上升之势。由于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今年下半年各项指标升幅将呈现回落之势,一揽子政策措施效应也将呈现减退之势,这都是意料之中的,属于由刺激政策引发的超常增长逐渐转入正常增长。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强调必须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强调要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因此,今年4月中旬,新一轮力度很大的房地产调控开始后,中国股市、房市、车市出现的变化正是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的反映。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继续处在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大的结构调整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是减少而是增多,我们观察判断各项经济政策因素变化对钢铁行业运行影响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关于钢铁行业形势

今年上半年产钢32317万吨,同比增产5628万吨,增长21.09%,净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1597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进口折合粗钢134万吨,粗钢表观消费量达30720万吨,同比增加3898万吨,增长14.5%。平均日表观消费粗钢169.72万吨,同比增加21.53万吨/日,按此水平继续下去,全年表观消费钢要比上年增加7858万吨,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新开工项目投资增幅明显回落,钢材出口增幅会较大回落,企业和社会钢材库存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国内显然是消化不了的。

全国粗钢日产水平今年1月份为169.47万吨,即超过去年最高9月份的169.04万吨水平,2月份上升到179.85万吨,4月份又创历史最高达184.68万吨,相当于年产6.74亿吨水平,没有人怀疑中国产钢能力已超过7亿吨,5月份因某企业出事故全国钢日产水平又回落至181.11万吨,可以说今年以来钢铁产能不断释放,库存不断上升,钢协会员部分企业厂内钢材库存由年初的728.73万吨,逐月上升到5月末的1045.26万吨,增加316.53万吨,库存增高43.4%,其中5月份一个月钢厂库存比4月份增加218万吨,说明生产过剩已相当严重。全国22个城市,五大类钢材(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线材、螺纹钢筋)社会库存在市场对钢材价格上涨预期过高的推动下,从去年12月以来一路走高,今年6月末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已上升64.3%,从4月中、下旬钢材市场价格达到今年以来最高价位后,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下跌12.2%716日长材价格与去年同比仅增长1.53%,板材价格同比仅增长6.78%,但上半年全国进口铁矿平均到岸价同比上涨46.94%,其中6月份平均到岸价上涨105.3%。迫于接近亏损和销售不畅,部分企业6月份以来已开始减产,说明中国钢铁行业步入了必须进行第二次去库存化的阶段。

关于今年下半年钢铁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走势,我的看法是:

1. 下半年或至少是第三季度,是全球性的钢铁减产以应对钢价下跌的调整阶段。目前中国和全球都处于产能过剩,生产供大于求状态。中国钢日产水平从4月份的184.68万吨回落到6月份的179.22万吨,下降2.96%;全球除中国外,日产钢从4月份的220.83万吨回落到6月份的216.63万吨,下降1.9%;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5月末最高204.8点,716日已降至178.8, 下跌12.7%。独联体、欧盟、北美的减产行动在继续,我国78月份减产也已成定局。

2. 第二次去库存化将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在第二次去库存化完成之前,在钢产量随着净出口减少和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钢材增势减弱而进行足够的减产之前,钢材市场价格难于较快回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原料市场价格波动,不同钢材品种的供求平衡状况差异和国际市场行情变化,以及钢铁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使下半年钢材市场大部分时间将处于中低价位的不稳定的震荡阶段。

3. 下半年钢铁原料市场将随着需求减弱而进入价格下行波动轨道,钢铁企业采购价格风险增大。我国整顿进口铁矿市场秩序将取得明显进展。

4. 钢铁企业之间随着自有铁矿所占比例的不同,国外权益矿占有量和经济收益不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结构的不同以及与客户关系的不同,经营效益差距将明显拉大,市场对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促进推动作用将逐步增强。

5.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必将在下半年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在限制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引导和约束下,可能预示我国钢铁工业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了。

四、关于十二五钢铁行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1.要充分认识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20032009年相比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初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末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曾说:中国的经济问题,根本上还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经济上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焦点还在于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地区结构、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更为重要的就是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来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升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内涵,就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不久,2008年下半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这样的外向型经济程度很高的国家,自然造成很大冲击,不得不采取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对冲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造成经济下滑的影响,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将加快步伐。我国钢铁工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对钢铁产品数量需求的改变,钢铁上下游产业链的结构变化等等都将受制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考虑十二五钢铁市场需求总量时,我们不能脱离三个转变只看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还要看在三个转变允许下的可能。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总的看是在既有需要又有可能,需要和可能没有太大矛盾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今后需要和可能之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了,资源和环境制约更加突出了,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2.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是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根本战略目标

我们这里所说的粗放式发展主要指的是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的发展。我们强调的集约式发展,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从而使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的发展。

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07%,中钢协会员企业平均为3.67%,宝钢(含新疆八一,不含广州、韶关、宁波)为11.55%,鞍钢为6.48%,河北钢铁集团为2.77%,沙钢集团为4.78%,山东钢铁集团为4.82%。会员钢铁企业7家亏损,合计亏损额5.10亿元;70家盈利,合计利润总额448.37亿元,其中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不含广州、韶关、宁波)实现利润总额124.05亿元,占盈利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27.67%,而其钢产量(不含广州、韶关、宁波)只占钢协会员钢产量合计的6.39%,中国要有十个宝钢这样的企业,即有3亿多吨钢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可以称得上钢铁强国了。

3.通过依法强制性推行节能减排目标和严格税收征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推进钢铁产业装备和技术结构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最根本的还得依靠法律手段和市场竞争。十二五钢铁行业能否跃上新台阶,取决于节能减排目标要求的法制化实行力度和体现公平税赋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对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最根本、最大的支持在于依法管住 钢铁产能盲目扩张,依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一定要完成《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的目标要求

十二五期间应完成和建设好湛江、防城港两大沿海钢铁现代化绿色制造的精品基地,推动日照钢铁基地建设,论证宁波、营口鲅鱼圈、唐山曹妃甸二期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可行性,统筹研究城市钢厂应对环保要求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5.建立稳定的能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铁矿石供应基地

加大对国内铁矿资源的开发使用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由国内大型钢铁集团企业牵头,吸收中型钢铁企业入股联合到国外合资合作办矿,力争十二五末期国产矿和海外权益矿用于国内炼铁生产所需总量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6.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我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自律协调能力

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既要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又要发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统筹规划和协调作用。应从责任制上落实国务院已颁发的对企业联合重组进度的目标要求。

十二五期间在扩大企业联合重组的基础上,应着力提高科技人才使用效率,整合科技力量,活跃技术市场,协调共用技术的联合开发,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